中在2013年就成為了全球大的機器人市場,長三角、珠三角等制造業優勢地區跑步進入“機器人新時代”。守著龐大的機器人市場,我們的產機器人卻只占到市場份額的5%左右。困擾我機器人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在于減速器、交直流伺服電機和控制器這三大核心零部件無法自給自足,而在所有核心零部件中,減速器為關鍵。
\
減速器,也稱“機器人關節”,是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高端自動化設備的核心傳動部件。在產機器人崛起道路上,減速器的產業化、自動化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中機器人聯盟提供數據顯示,未來10年,我工業機器人市場將達到6000億元,而臺工業機器人需要4-8個關節減速器,僅機器人減速器的市場就將超過千億元。位業內人士表示,倘若按照臺通用機器人配置4.5套減速器推算,那么2014-2018年,我工業機器人對減速器的新增需求量分別將達到18.9萬套、23.6萬套、29.6萬套、36.9萬套、46.2萬套。
盡管內對機器人用減速器的需求潛力巨大,但是目前內市場仍被外資品牌占領,尤其是日本的廠商,全球75%的精密減速器市場都被日本壟斷,內只有少量的產品投放市場。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RII)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內機器人企業數量已超過420,但其中研究減速器的企業只有13,而在RV減速器取得初步進展的只有5,目前的研發仍在艱難進行中,目前只能嚴重依賴進口。就現在的情況而言,提供規模化且性能可靠的精密減速器部件是我機器人產業發展道路的重中之重。
當然,內企業在實現減速器自給自足的目標上并不是毫無進展,其實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績。
而且,對研究發展減速器也給予了政策支持:研發機器人的RV高精密減速器已經被“863”計劃列為重點攻關課題;對“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生產線”等重大專項也加大了支持力度。
當前,我減速器行業的發展面臨著重要的挑戰和機遇,方面是產機器人對自主品牌減速器的期待,另方面企業面臨著技術和資金的雙重壓力,且際減速器知名品牌也在不斷降價和擴大中市場份額。要突破這現狀,必須要克服技術瓶頸,靠自己的技術和自身的努力開發出具有與外同類產品競爭的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在內外市場占領席之地。這條路任重道遠,不能在朝夕之間有所改變。產減速器企業要善于利用自己獨有的優勢,比如本地化的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相對而言,內企業文化背景相同,無論是前期溝通、技術交流還是后期的售后服務、問題反饋與解決都具備更多利好條件。
對中機器人產業發展而言,減速器產化已經迫在眉睫,內企業苦練內功,專心技術研發與創新,是產業未來發展戰略中的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