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由制造業巨頭——德。那么,機器人與工業4.0有何關系呢?9大技術到底是哪些呢?它們對兩者之間關系有何影響呢?下面我們共同看個究竟。
工業4.0包含9大支柱技術,其中很多已經應用在制造業中,但工業4.0將這些技術整合到起,成為完整的生產流程,提升效率,進而改變供應商、制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以及人與機器之間的關系。
1、自動機器人
很多行業制造商已經廣泛采用機器人完成復雜的生產任務,但今天的機器人技術則變得更加強大。它們變得更加靈活且智能。終,這些機器人之間不但可以互通互聯,更可以安全地與人類起工作,甚至從人類身上學習新的技能。這些新機器人不但在性能上遠超今天的工業機器人,更大大降低了成本。
2、大數據分析
在制造業領域,基于海量數據的分析方興未艾,但它已經能幫助企業優化生產質量、節省能源并改進設備服務。在工業4.0的環境下,對不同數據源(生產設備和系統以及企業和客戶管理系統等)進行收集和分析將成為未來企業進行實時決策的標準配備。
3、水平和垂直系統整合
隨著工業4.0的發展,公司、部門和職能將成為更加緊密的整體,條橫跨公司的數據網絡將讓價值鏈真正實現自動化。
4、模擬技術
在工程設計領域,不少公司都采用了3D模擬技術來設計產品的結構和材料。未來,模擬技術將在工廠運營中擴展到更廣的范圍。人們可以用實時數據來模仿包括機器、產品和人在內的物理世界,將新產品放入虛擬的生產環境中。在進行實際生產前,公司可以對這些新產品進行測試和優化,從而減少設備裝配調試的時間并提高產品質量。
5、網絡安全
隨著工業4.0的到來,原先相互隔絕的設備將以統協議相互連接,工業系統和生產線將連接成體。屆時,保護關鍵工業系統和生產線免受網絡安全威脅的需求將大幅提高。安全可靠的網絡通信以及身份辨別和接入管理系統將變得至關重要。
6、工業物聯網
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設備,甚至包括些半成品,都將裝備嵌入式計算技術,并通過標準技術實現互聯。屆時,身處不同地理位置的產品設備將能進行互動和溝通,并由中央處理器集中控制。物聯網將實現決策的去化,互聯設備能進行自動分析和決策,對環境變化進行實時反應。
7、云計算
隨著工業4.0的到來,越來越多與生產相關的任務需要更多的跨地域和跨公司的數據分享。與此同時,云技術的性能也會不斷增強,使反應速度達到幾毫秒。機器數據和功能將逐漸遷移到云端,越來越多的生產系統數據服務也會應運而生。未來,檢測和控制生產流程的系統也會搬到云端。些制造執行系統供應商已經開始提供云端服務解決方案。
8、增強現實技術
增強現實系統可以在很多方面協助工人生產,例如通過手持設備挑選倉庫中的配件或發送維修指令。這些系統目前還處在實驗階段,但未來這些技術將為工人提供實時信息,幫助他們進行實時決策,改善生產流程。例如,未來工人可以裝備增強現實眼鏡等設備。當他們檢查臺設備時,計算機就將故障原因和維修指南發送到工人的眼鏡上。另種應用是虛擬訓練系統。工業4.0可以在不同的機器之間收集和分析數據,可以讓生產的速度更快、靈活性更強且效率更高,從而提升產品質量并降低生產成本。它將大大提升制造業生產力,進而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發展,并改進勞動力就業結構,終改變公司乃至之間的競爭格局。
9、增材制造
隨著工業4.0的到來,增材制造將會廣泛地應用到小批量生產定制產品上,帶來諸如復雜或超輕量的設計等結構優勢,高性能、去化的增材制造系統將降低產品的物流成本和庫存。
工業4.0將為創新的生產制造商、系統供應商和整個地區帶來巨大機遇。它也會對那些遲遲不愿行動的落后者帶來威脅。隨著商業模式、經濟模式和技術需求的轉變,我們將在公司和地區的競爭格局中迎來巨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