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作為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載體,其主要通過構建智能化生產系統、網絡化分布生產設施,進而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因在日常的生產制造過程中各個行業生產流程不同,且加上各個行業智能化情況的差別,智能工廠有三個不同的建設模式。
種模式是從生產過程數字化到智能工廠,在石化、鋼鐵、冶金、建材、紡織、造紙、醫藥、食品等流程制造領域,企業發展智能制造的內在動力在于產品品質可控,側重從生產數字化建設起步,基于品控需求從產品末端控制向全流程控制轉變。
第二種模式是從智能制造生產單元到智能工廠,在機械、汽車、航空、船舶、輕工、用電器和電子信息等離散制造領域,企業發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產品價值空間,側重從單臺設備自動化和產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產效率和產品效能的提升實現價值增長。
第三種模式是從個性化定制到互聯工廠,在電、服裝、居等距離用戶近的消費品制造領域,企業發展智能制造的重點在于充分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時實現規模經濟生產,側重通過互聯網平臺開展大規模個性定制模式創新。
就目前而言我制造業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勞動力成本攀升、產能過剩、競爭激烈、客戶個性化需求日益增長等因素,迫使制造企業從低成本競爭策略轉為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這是方面。而在工廠層面,制造企業面臨著招工難,缺乏專業技師,使其不得不減員增效,迫切需要智能工廠的建設。近些年的物聯網、協作機器人、增材制造、預測性維護、機器視覺等新興技術的迅速崛起發展,可謂是為企業推進智能工廠建設起了個良好的技術開頭,加上和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各行業的大中型企業開啟了智能工廠建設的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