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制造2025以及工業4.0的推進,我工業機器人產業加速發展。與此同時,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工業機器人行業得到發展,產量全年保持增長。提到工業機器人,丹巴赫覺得必須先了解下工業機器人的概念。想必很多人時常將工業機器人掛在嘴邊,卻對其具體的定義知半解。工業機器人由機械本體、控制系統、驅動與傳動系統和傳感器組件等基本部分組成,是應用于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械裝置,能自動執行工作,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設計功能的裝置。
工業機器人產業如火如荼的背后
機器人的主體為機座和執行機構,主要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有的帶有行走機構。既可接受人類指揮,也可按照預先編排的指令程序運行,前衛的工業機器人能夠根據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
近年來,工業機器人產業飛速發展。然而如火如荼的工業機器人產業,當前也面臨諸多問題。目前,我工業機器人產能相對偏中低端,而中高端產品多掌握在海外巨頭等手中。對我工業機器人產業而言,還需在技術和產品上優化升。
其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是關鍵。要知道,設立目標和建立行業規范并不難,關鍵在于落實,政策頂層設計終需要靠企業腳踏實地攻關。政府可考慮設立機器人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每年扶持批機器人產業發展項目。與此同時,打造以應用示范項目機制帶動下的市場化運作體系,構建機器人應用推廣機制,分不同重點方向,推出數個機器人示范工程項目,每個項目給予資金定向扶持。
除此之外,培育高端人才、構建機器人產業投融資平臺也很重要。依托全市重點高校、博士后工作站、企業技術等創新平臺,鼓勵科研院所與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多方建立下代工業機器人前沿、共性技術研發與儲備的平臺,促進骨干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加快中高端人才培養。
丹巴赫相信在多方協同推動下,2017年將會是工業機器人核心技術及關鍵零部件飛速發展的年。從當前物聯網的發展現狀來看,基于萬物互聯的“人機協作”將會成為工業機器人的下個方向,智能制造將推動生產方式變革,促使全球供應鏈管理模式向網絡化和虛擬化方向發展。